5/18 2019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:里山、里川、里海系列演講暨特展

     本中心與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為配合國際生物多樣性日,訂於2019年5月18日(六) 9時至17時,舉辦「2019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-里山、里川、里海系列演講暨特展」活動。

    「里山」指的是環繞在村落周圍的山、林和草原,包含社區、森林、農業的混合地景,除了農業生產外,還可提供動植物多樣化的棲地,目標在追求森林和農村的社會與生態的生產地景。「里川」意指村落附近的小溪、小河。「里海」則是要追求海岸地區的社會與生態的生產海景。它強調人與海的結合,透過人為的經營管理而使漁業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得以恢復、並可永續利用。

      本活動於9時至17時,在本院跨領域科技研究大樓一樓大廳舉辦特展。將展出首次在台灣本島公開亮相之龍王鯛的翻模標本,此外還有螞蟻的多樣性、生物多樣性在科技上的應用、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珍貴的典藏以及生物多樣性數位典藏的成果。本院數位文化中心也將共襄盛舉。參觀者將獲得神秘小禮物1份。

      在跨領域研究大樓一樓演講廳,也有多場精彩的科普演講,包括:9時40分至10時20分,由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廖運志助理研究員主講「里海:海洋保育的新方向」;10時40分至11時20分,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曾晴賢教授主講「里川之道:魚、蟹與人的互動關係」;11時20分至12時,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趙榮台退休研究員主講「里山倡議的核心:SEPLS」;13時30分至14時10分,本中心生物多樣性研究博物館館主任鍾國芳副研究員主講「貢寮梯田與植物多樣性」;14時10分至14時50分,江殷儒副研究員主講「藻類、水庫與我們的生活」;15時10分至16時40分,鄭明修研究員主講「寶石紅珊瑚生態與文化的前世今生」。各場演講將提供環境教育時數。

~歡迎踴躍參加~